永利集团·yl(中国游)官方网站
永利集团
永利集团
首页
通知公告
永利集团简介
院系领导
永利集团新闻
公司荣誉
教学科研
教学公告
教学动态
教学实践
科研动态
党建工作
支部设置
党务公开
党建活动
学习园地
员工工作
员工活动
学子风采
团队队伍
行政教师
专业教师
人才招聘
专业介绍
招就动态
校企合作
实验室
实验室介绍
规章制度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通知
公共服务
集团校历
制度文件
其他服务
热点信息 Focus
05-06
·
无损检测特色班
01-02
·
李继高 经理
党建工作
有一种力量叫“我是党员”
来源:永利集团admin 时间:2020-03-06 13:40 浏览:
有一种力量叫“我是党员”
——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在抗疫一线系列之三
有战场,就有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一大批逆行而上、勇往直前的开路先锋,他们主动请缨、不畏艰险,始终冲在抗疫队伍的最前列。他们中,有在一线昼夜奋战的医生、护士和科研人员,有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的人民子弟兵,也有为抗击疫情忘我工作的项目建设者、城市运营者和基层防疫工作者……他们有着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刘磊: 视疫情为命令,视责任大于天
刘磊,中共党员,现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公司党委书记、经理。
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传染病防治专科医院的管理者,刘磊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关注着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报道,2019年12月26日就启动了医院防治应急预案,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储备,2020年1月8日组织医院开展不明原因肺炎实战应急演练。1月11日收治广东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他迅速动员全院干部职工投入抗“疫”斗争,并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只有3个小时左右。作为市疫情临床救治组组长,他每天坚持带队到病区查房,统筹协调救治工作,组织专家团队研究每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开展专家会诊。作为经理,他每天深入医院发热门诊、实验室、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岗位一线查看,确保全院工作高效运转。作为医公司党委书记,他经常走访各科室一线岗位以至宿舍、饭堂,关心关爱冲锋陷阵的医务人员和默默工作的“幕后英雄”,坚定抗“疫”信心和决心。在他的感召下,全院干部职工纷纷主动请缨参与到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开展患者医疗救治,全力投入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杨德昌:疫情当头,当以国家、人民为重
杨德昌,中共党员,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呼吸病学专家。对于已经83岁的杨教授来说,庚子年跨年夜却过得不算温馨,因为他“艰难”地赢得了一场家庭辩论的胜利。
1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省级定点医院后,杨德昌立即主动请战,像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一样,要求去往疫情防控最前线。除夕夜里,家人一次次地劝说和反对,毕竟年龄大了免疫力差,更容易被感染,他却固执地说: “无论我多大年龄,疫情当头,就当以国家、人民为重。我想干的事,你们谁也挡不住”。10多天来,他听汇报、议方案,精准给出诊疗指导意见,亲自对医院每天新增的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指导,悉心指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后辈们,还耐心地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摞摞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疫情防控资料,一线的工作暂缓时,杨德昌就把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这些数据上,“只有了解透了发病的规律,时刻关注病情的发展,才能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引。”经常有人提醒他注意休息,他总说“我是党员、是医生、是顾问,无论哪个身份,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都不能去颐养天年。这是职业要求,也是职责所在。”
孙伟:“一贯表现优秀”的好医生
孙伟,中共党员,现为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淮北医疗队队长。实际上,他从科室副主任提拔为主任,还不到1个月时间。
4年前,作为科室副主任的孙伟主动报名参加了安徽省“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顶着高原反应的不适,全身心投入工作,赢得藏族同胞的广泛赞誉,荣获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优秀援藏干部称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和身为医院感染病房护士的妻子一起,日夜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当得知淮北市正在组建援鄂医疗队,虽然家中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有几个月后就要升学考试的儿子,他还是第一时间向公司党委递交了“请战书”。抵达武汉后,作为医疗队队长的他立即带领医疗队员投入救治一线,夜以继日抢救患者。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孙伟是一名“一贯表现优秀”的好医生、好同事,对院里交给的工作从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打折扣。在科室,他以诚待人、热心助人,和大家融洽相处;在门诊和病房,他耐心细致、业务精湛,是患者心中的“暖心”医者。
于正洲: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于正洲,中共党员,工程师,生前系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淄博分公司收费管理部部长。1月30日上午,已连续坚守岗位6个昼夜的他,在收费站口现场执行疫情防控任务时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历的“老公路”,于正洲在疫情发生后敏锐地意识到,把好高速公路出入口关是防疫工作的关键。他主动请缨担任现场工作组组长,从大年初一就牢牢“钉”在了高速公路上,积极与当地卫生、交警、公安等部门联系,第一时间在13个收费站全部设立了疫情监测点,并坚持每天至少全部巡查一遍。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检查完一遍站点就已是深夜。遇到过往司乘人员不配合时,他都会主动上前、耐心细致地劝说。家人劝他说这样有危险,他说“我有多年收费一线工作经验,与司乘人员打交道是我的长项,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才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下,他笑着说自己撑得住;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家,他总说不急不急,多转一圈就可能多发现一个问题。整整六天,他都顾不上休息,实在困极了,就在办公室或者职工宿舍打个盹,爬起来又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直到倒在他心爱的公路线上。
陈宇环: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
陈宇环,中共党员,现为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大平瑶族乡党委书记。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陈宇环未满一岁的小女儿突发季节性肺炎。在送医就诊途中,她突然接到上级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电话。来不及多想,她赶忙将孩子托给家人照料,在这万家灯火的团圆之夜,匆匆踏上返回大平瑶族乡的路途,投入到艰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回到乡里,她迅速落实上级部署,组建起一支由党员、村干、驻村队员组成的抗疫党员先锋队;坚持24小时在乡里值守,每天与包村干部一起摸排、商讨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为了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防疫安全,她自己开车跑遍城里各大药店,并四处托朋友帮忙,为乡里购置口罩等防疫物资。她还因地制宜,请当地村民录制了客家话、瑶话版本的疫情防控宣传口号,强化村级疫情防控氛围。在她的带领下,大平瑶族乡党员干部群众同舟共济齐抗疫情,建立起临时党支部9个,设立村屯关卡17处,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7000余份,取消婚丧嫁娶9起,劝散聚集性活动约600人次,陈宇环也被誉为奋战在大平瑶族乡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之花”。
韩世磊:大疫当前敢担当的“90后”好村干
韩世磊,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安徽凤阳县红心镇红心社区村委会委员、民兵营长,是一名“90后”青年村干。2月1日14时左右,他在负责的卡点执勤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自发性脑干出血,目前经抢救已脱离危险。
从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起,韩世磊就一直在为疫情防控工作奔波忙碌。他负责所在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第8村民组共302名村民,每天都要挨门逐户开展疫情排查和防疫知识宣传,不定时开展巡查,并自愿承担了从武汉返回人员的日常随访工作。红心社区有7名“两委”干部,交通卡点执勤3人一班,每4个小时换一次班,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工作强度大,但他从没叫过苦。考虑到人手紧张,他还主动放弃轮休,配合村里开展消毒工作,基本上是“连轴转”。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加上饮食、睡眠不规律,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终因劳累过度,倒在了疫情防控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90后”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仁多:雪域高原的银发 “逆行者”
仁多,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青都乡纳强村退休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已经73岁的仁多不顾年老体弱,毅然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成为谢通门县年龄最大的党员突击队队员。
行医五十余年,仁多深知基层医疗力量的薄弱,意识到疫情严重性,他主动申请加入到青都乡党员突击队伍。每天他都起早贪黑,背着医药箱奔走在返乡人员家中,了解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耐心细致地叮嘱牧民“口罩必须要戴,手要用肥皂经常的清洗,千万不要聚在一块聊天……” 仁多的加入减轻了青都乡卫生院诊治患者的压力,也极大地鼓舞着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家人劝阻他继续工作,仁多总是说“我不去,牧民们病了怎么办”,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的是党员的担当和医者的仁心。退休21年来,仁多始终坚持义务出诊,为了让偏远村组的牧民群众能看得上病,他曾背着药箱徒步行走四十多公里。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雪域高原上,满头银发的白衣老人留下了最美的背影。
转载自:共产党员微信
上一篇:
王金婷:恪尽职守 共度难关
下一篇:
【共产党员微信特别策划】战“疫”先锋•湖南